3月25日,香港保護兒童會舉辦了一個名為「爸爸做得到!」的育兒講座,我有幸被邀請成為講者。以下是當日講座上半部的部份內容,加入了一些補充:
今天這個講座的題目,是「爸爸做得到!」。
一直以來,爸爸在照顧工作上,都被社會視為居於次要的地位。
所以今天這個講座, 支持爸爸參與育兒, 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爸爸做得到」?哪什麼是「爸爸」? 是否單純是血緣的界定?
在古羅馬,希望做爸爸的人, 要公開宣佈, 他對新生兒有教養責任, 才被認可做爸爸。否則, 新生兒將來會成為奴隸。
做爸爸應是一種積極的決志,是一個主動的承擔。
那麼,當我們每一個人決定做一個爸爸時,究竟要做個甚麼樣的爸爸呢?
當我成為一個爸爸後, 我經常發現, 在很多地方,我都與某位爸爸非常相似:
他是我的先父,我大學未畢業他就死於肺癌。(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吸煙!)
我以前覺得,他是一個很「緊張」的人,可說是過份保護哥哥和我。我中學三年級時,才可以首次參加學校旅行,還要瞞著他找媽媽簽同意書,他後來發現了,非常憤怒。
當我在客廳跳高,他就說這樣做會給吊扇割傷;當我在騎樓跳高,他又說這樣做會跌落街。我當時覺得他很「煩」。不過我最不喜歡的是,他以前經常同媽媽爭吵,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公共場所裡,而且每次都吵得很凶。
雖然如此,其實他十分愛錫家人。他曾經在餐廳廚房做學師,又曾是水電工人,以往每天一早起床,煮早餐給趕著上學的哥哥和我享用,雖然我以前不太喜歡他的早餐,而且從來沒有向他表示過半句感激。
後來當我成為一位爸爸後,我經常會想起他,特別是當我很緊張囝囝某些「危險動作」時, 又或是與太太大吵一場後。
張心比己,或許他當年發現自己成為了一位爸爸後, 突然一夜間由一位「後生仔」,變成一位有育兒責任的「父親」,需要有很多很多的適應時,會否與我當日一樣,誠惶誠恐,很想做得最好,但又不知道怎樣才是「好」,不知道自己有否做錯。
他會否只是跟隨當時上一代的做法,加入他自己的理解,去演繹「爸爸」這個角色?
當我考慮到我爸爸的社會、家庭和成長背景時, 我更能理解他的一些做法,雖然今天的我並不完全認同;但當我明白到他有他的限制時,我對他多了一分體諒。
我有很多說話想對他說。
而且,我驚訝地發現,就算我不想去承認,我是多麼受到我爸爸的影響:無論與太太爭吵時凶神惡煞的表情,還是對權威的反叛、不愛受人管束的性格。
我重新感受自己與爸爸的關係, 接受這些關係對我的可能影響。當我有了這種自我認識後,我發現說不定自己可以有不同的做事方式, 成為一個與我過去不一樣的爸爸。
希望在座的爸爸,如果你能坦誠地與你心裡面的「爸爸」對話,無論他是你的生父、養父、祖父或其他人,你都能有所得益。
參考書目:
Luigi Zoja (2001). The Father: Historical, Psycholog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East Sussex: Brunner-Routledge.
3 comments:
===============
starlightfish said...
你的分享讓我動容。
真的,我們都多麼渴望逃離家人的影響,但到頭來總是發現根本無法躲避。
面對這一切,痛楚往往反覆浮現。
我很欣喜你是一個相當有自覺的父親,也因為這份自覺,你能夠將過往的經歷轉化、昇華成正向的能量,幫助你做一個不斷更新、不斷成長的父親。
衷心祝福你和家人!
=================
謝謝你的鼓勵,其實這真是不斷的修練,因為就算有你所指出的這份自覺,總難保有時不會因為種種原因 (例如疲倦),又再暫時回到過去......
Dear Franklen,
Once again we're so honored to be able to invite you as our guest speaker.
And sorry for my late comment. You are really a very good and engaging father (that's why we've invited you :) ),this is so obvious as we can always see the happy faces of your children on your facebook :)
All the best with your work and family life!
Cheers,
Harmony
Dear Harmony,
Indeed, it's my honour to have been your guest speaker. Thanks again for inviting me.
regards
Franklen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