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5
The mask of ageing
2021-12-04
customer service
2021-11-10
NHS
2021-11-01
A dream
2021-09-24
Hong Kong is not China
2021-07-10
Mind the Gap
2021-06-11
馬太福音, 3:17
2021-06-08
2021-06-07
四五行動
2021-06-06
2021-06-01
2021-05-31
群體免疫?
2021-05-29
2021-05-27
2021-05-25
機甲戰士
2021-05-23
2021-05-21
2021-05-20
2021-05-18
2021-05-17
英雄本色
第一針
2021-05-10
Mirror
網上有Mirror 演唱會片段,十二個人又唱又跳,我老婆好似好鐘意,睇咗幾次,未見佢咁 happy 好耐。
我都趁機展露下演藝, 係電視機前扮吓武狀元。點知只係換來冷笑😔。
#好在阿仔笑到騎騎聲 😁
(圖片取自電影《唐伯虎點秋香 》(1993) )
黃貓黑貓
帶兩隻貓貓去獸醫做例行檢查。等候時,隻平時都膽小如鼠嘅薑B仔竟然嚇到賴尿, 啲尿賴咗喺個貓袋度, 整濕埋黑B女。番到屋企要幫兩隻貓(一黃一黑)沖涼。
幸好我先前有多年幫(已仙遊的)愛貓沖涼經驗,手臂一條傷痕都無。🤗
沖完抺乾之後, 平時對我態度冷淡的黑貓 (應該係虎紋貓) 竟然熱情起來,叫親佢都應,又扭又盛,點解釋? 仲想同我浴室大戰 ?
2021-05-08
2021-05-04
2021-05-02
2021-05-01
2021-04-30
"The Father"
廿年前寫哲學碩士論文時,曾讀過一篇文章,作者認為社會把老年病態化,而當年在香港譯名叫「老人痴呆症」(一個錯誤的譯名)的標籤,則是這種病態化的極致,往往單以生物醫學論述建構高齡者的形象,忽略了從當事人的觀點和角度,理解疾病的意義和病人的存在處境。
多年後,許多人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加深了,知道它不是正常老化過程的同義詞:例如在香港,每十名70歲以上的長者,只有一人有認知障礙症 (但85 歲以上,每三人有一名),有不同的成因、階段 (近八成半個案屬輕度)和程度 (許多病人仍能如常生活) ;不同的種類,病情有不同的發展速度;及早診斷,可透過各種藥物和非藥物類的手段去減緩退化;更有不少方法例如提高教育程度、多運動多社交活動多刺激大腦活動、預防中風等去預防。不過大眾媒體對此病的描繪,往往仍屬表面,有時加深了不少定型,污名化亦令許多患者諱疾忌醫。
今天自己走去戲院看了《爸爸可否不要老》(The Father) (其實正如上文所說, 譯名有誤導) 。年逾八十的男主角安東尼鶴健士,演技精湛,舉手投足,由開場到結束,一氣呵成,得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實至名歸。
(以下有劇透)
有朋友形容這是一套驚慄片。在筆者的DVD影碟收藏庫中,關於認知障礙症的電影,最少有十部八部 (港人比較熟悉的佳作,港產片有《幸運是我》(2016) 和《女人四十》(1995),西片有 Still Alice (2014) 、 Still Mine (2012)、 Iris (2001) 等,而 Amour (2012) 可能是關於多次腦中風導致的梯級式退化),所以對這類電影主題或結構算是熟悉。
但本片與很多同類電影不同的是,本片不單不搧情,而且是從安東尼的第一身角度,深入描寫有些病人的病情發展到某些階段,因為記憶的衰退、幻覺幻聽妄想的出現等,觀眾能切身處地地感受到因時空重叠和真假交雜造成的混亂和極度恐懼,對部份病人的情緒不穩、問題行為和多疑,多了許多的諒解。筆者一路看電影的時候,便一路思考如何與這類患者溝通最恰當。
同時,觀眾對應否把否認自己日常起居生活能力甚至自理能力變差的至親送入護理院舍 (而又無能力提供家居照顧又欠缺社區支持) 的家人的掙扎,亦增添了同情。
不知道筆者將來某天會否變成這樣 ── 近年一些研究指,這疾病部份成因或與較早年的睡眠質素有關,而我目前雖有其他保護因素,卻是長期睡眠不足的人。
筆者只希望就算病情進入中後期階段,照顧者 (無論是正規的或是非正式的) 亦能獲得社會的重視和充份支援。畢竟因疾病導致嚴重衰退的人,就像所有互相依賴的社會成員一樣,其道德地位由社會關係和互動中賦與。
參考資料:
Lyman, K. A. (1989). "Bringing the social back in: a critique of the biomedicalization of dementia", in Gerontologist, 29(5): pp. 597-605. doi: 10.1093/geront/29.5.597.
區家麟 (2021)。《爸爸可否不要老》是一齣驚慄片。載於https://aukalun.blogspot.com/2021/04/blog-post_26.html
社會政策科
今天是本學期社會政策科最後一堂。這科對我的意義甚大,舊fb 朋友應該會清楚。
不過,近兩年深感自己一直以來的有限學識,其實放在一個政權受民主監察的地方,或者當道德社群用來重建社會制度時,會比較有用。在一個人權、自由、法治汲汲可危的城市,似乎用途不大。
無論如何,感謝過往近十年數以千計修讀本科同學的參與。雖然未必記得你們的名字,但你們每年給我的衝擊,包括唔識做試卷上我精心泡製連校外課程評審員都讚好的選擇題或長問題時的難堪 🤣,會成為我美好的回憶。
2021-04-28
健康社會學
健康社會學課程, 本學期今天最後一堂。混合上課模式下, 只有三名未來護士到課室現場上堂。落堂時,獲邀久違了的師生合照機會, 仍然很興奮。
今天總結課程, 在性別與健康一環節, 提到的人物包括南丁格爾 (護理專業化)、海倫凱勒 (「失能」的定義)、Jer (性別定型) 及暴徒玫瑰 (職業與健康) 。 南丁格爾的故事當然許多人都聽過, 但克里米亞的局勢從百六年前到今天仍是國際議題。記憶中的海倫凱勒如何學曉認字, 得小女昨晚要求播放Youtube "The Miracle Worker" (1979) 電視電影而增添了戲劇性。而Jer 和一腳KO對手的暴徒玫瑰, 都是近日多港人談論的人。
很開心能夠讓日常生活的話題融入教學, 學生聽得高興, 老師教得過癮。I like teaching.
#後記: 下課後, 另外六名靚女又專登到教員室層找我影相🥰
2021-04-27
2021-04-26
健康、科技與社會
健康、科技與社會課程,今天是本學期最後一堂。在總結課程時,我也有與同學討論日本政府宣佈排放福島含氚廢水入海洋和疫苗護照等這些近日涉及環境或社會公義的議題。
能夠將最新時事議題帶進課堂,讓同學覺得課程與生活有密切關係,我很高興。
2021-04-21
2021-04-19
2021-04-17
亞Cyd
我以前曾在本欄寫過對長毛和阿人的看法。今次談談對亞Cyd (何秀蘭)的一些感受。其實我和她不算好熟, 但她每次見到我都會「雞啄唔斷」 :-)。多年前在街上從她手裡收到關於公民社會的單張, 當年這是又悶又不會吸引到傳媒興趣的學術題目, 就覺得她與眾不同。許多年後她落選了, 有次在學院碰到她, 知道她正修讀特殊教育的課程, 打算協助有特別學習需要的學生, 就更為敬佩。前年因為想幫學生看看612基金能否資助一些看病開支, 便向她查詢。本來我最初也覺得612基金審批機制好像很慢很僵化, 但經過她的詳細講解後, 也明白背後的苦衷。
雖然知道許多人對她不滿 (我叫她最好不要看FB 🙂 , 但她就如許多被扣押和監禁的朋友一樣, 背後一直默默做了許多事情。
復必泰
下午去西灣河體育館打復必泰第一針。有人問我點解唔預約養和,但我一直覺得香港公立醫療人員水平不差。由進入到離開, 唔駛三十分鐘。工作人員指示清晰,護士手勢好好,基本上沒有痛楚 (而且因是第一針和肌肉內注射)。離開的時候, 覺得整個過程很專業。
想到公立醫護人員近年給特衰政府搞到好慘, 就更加覺得激氣。
口罩老師
頭先上堂講到年青人今日在香港的職業發展, 有同學話, 既然40幾歲都係年青人, 阿Sir同後生仔傾吓偈一定勝任。
我笑說:「咁不如我地舉辦『最後一屆口罩老師選舉」啦!」同學反應非常熱烈, 爭住話學院要舉辦, 佢要做主持咁話。
2021-04-16
2021-03-26
完善香港選舉
今天社會政策科, 提到香港的政策制定過程及香港政制。結尾時我提到, 既然全國人大通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 以後香港選舉制度會是完美的, 無需批評, 所以本學期會是我講這個題目的最後一次。
同學好像額外留心。
2021-03-20
《靈魂奇遇記》+《一秒拳王》
2019年某天之後, 再沒有落淚。
欲哭無淚。
早排自己走去看 SOUL (《靈魂奇遇記》) , 感受番活在當下的意義, 有所觸動。
剛才和太太看《一秒拳王》, 父親和聽障兒子的對話, 提到每個生命的獨特性, 終於忍不住流淚。
說「香港電影已死?」的人, 恐怕人老死, 香港電影還未死。
2021-03-16
抑鬱的社會成因
讀護理系的同學女選擇了「抑鬱的社會成因」作為健康社會學的小組習作題目,提到2019年的社會運動。
我心想, 真的, 最近我們經常談疫情, 其實「疫潮」不是去年才開始的, 因為自從2019年以來, 我們許多人就有集體精神創傷了。
同學結論提到建立共融社區的重要性 (她們不是社會科學系學生, 很難得) , 我則指出上述的痛楚,今天還未撫平,因為公義還未伸張, 而且好像愈走愈遠 (看法庭的審判結果就知了)。公義來臨前, 不讓情緒過份控制我們,唯有增強自我覺察和接納、加上同路人的諒解和相互支持、和釐清生存的意義了。
2021-03-11
清潔阿姐
「我今年六十幾歲了, 同你母親差不多吧?」清潔阿姐邊擦白板邊說:「我的兒子年紀都大過你。」
「你兒子多大?」
「四十二歲。你才三十多吧 ? 後生仔。」
面罩掩蓋著我的笑容 (可能遮埋魚尾紋) 。謝謝您阿姐。
2021-03-08
我需要笑
抑鬱。看熟悉的老中醫。
把脈後, 他一邊在處方旁寫上:「心悸」,一邊說:「黎明前最黑暗。看開一點。」
「這是我以前常和學生說的話。我開始自己都不大相信。」我嘆道。
「你要知道,」他笑笑口說:「中央已經開口, 話個班建制派係『忠誠的廢物』,他們遲早被淸算。」
我忍不住跟着笑起來。
得承認, 雖然不知道他的預言會否成真,若成真又代表什麼;但和他談過後, 我的心情確實好了點。
#我需要笑
2021-02-19
2021-02-10
我的媽
可能大家記得我曾說過, 兩年多前我教曉老媽子用iPad Facetime後, 她自行找到《城寨》Youtube頻道來收看。
今天和她講電話時, 問她最近還有沒有看《城寨》?
媽: 無了!
我: 咦, 點解啊?
媽: 佢太長氣, 成日講成兩個鐘頭都未講到正題!
我: 🤭 咁你而家睇乜呢? 蕭老板? 游公子? (因為之前佢話佢都有聽吓)
媽: 唔係!兩個都慢吞吞、三幅被 (我: 😳)。有個後生仔, 評論時事唔錯, 間中講吓粗口, 幾好笑。仲一個講嘢口窒窒, 不過有point (老媽子以前有去長者中心學英文, 所以夾雜一個英文字唔奇怪)。
我: 哦, 咁係邊兩個呢? 🧐
原來佢係指仇思達同黃世澤 (佢兩個唔係對立咩)。果然是我的媽🤪
2021-02-05
PNG 檔
編輯課堂錄影影像, 想用一個背景透明的圖像遮掩不想看到的部份。誰知搞咗成個幾鐘, 又用圖層又盛, 儲存後打開檔案, 透明部份都係變成白色。最後發現, 原來唔記得咗檔案格式不能儲成jpg, 要用png。其實之前知道, 但忘記了 。
把發現向阿仔大叫: 阿仔, 我發現咗做透明圖像的方法了,介紹給你, 很有用哩!
誰知阿仔說: 一早就知啦。
😳😳😳 這個世代......
2021-01-25
高科技教室
新學期第一堂, 朝早八點半。高科技課室。六個螢幕在我面前, 兩個投影幕在後。
但係我唔識用。
最後,要靠低科技──有線電話──找技術員救命。
今日剛好講的其中一科,是科技與社會。新科技是否促進自主, 又有例子。